辅导员说‖在心理的阵地“挖呀挖呀挖”, 让育人的种子“落地开花”(第四期)
日期:2023-05-16  发布人:学生工作与就业处  浏览量:367

一、案例简介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高校应“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原则,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外国语学院坚持“三全育人”为教育总目标,积极探索心理育人新模式,主要内容包括组织新生、老生开展相关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实现学院领导监督、辅导员落实、班级心情预报员追踪的体制机制,学院采取老生有把握、新生重点抓的原则,定期开展新生适应性团体心理辅导、老生专题团体心理辅导。

二、案例分析

在大环境、大背景下的心理亚健康,学生个性化问题突出,班级凝聚力、向心力不够,学生人际问题、寝室矛盾、个人情感、生涯规划等问题突出。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有利于深入剖析学生问题,从认知、自我、家庭等方面看清问题,找到解决思路,在学校心理中心的指导下达到全员参与,全过程关注,全方位实施,为师生阳光心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问题难点及关键点

(一)难点:1、新生基数庞大,老生学习任务较多,关注度不够;2、学生个性化问题突出,对心理健康问题不够重视;3、学生在参加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中专注度不够,成员之间的信任和归属感不强。

(二)关键点:1、如何提升学生的自我觉察能力,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得到支撑和肯定;2、在心理学的背景和理论支撑下如何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引用方法和技术,让其更具专业性,实现创新,凸显团辅成效;3、团体心理辅导如何更好的引导学生探索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意义上实现助人自助。

四、解决思路与实施办法

为贯彻落实国家22个部委发布《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精神,推进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教育均衡、规范、特色、优质发展,全面提升立德树人质量,深化学校育人特色同时,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与社会环境、家庭成长、性格、压力等有关系,且可能由单一的困难转化为“双困”,甚至是“多困”,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外国语学院为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健康,预防心理失衡,从而开展具有特色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从缓解生活压力、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缓解人际冲突、找到生涯方向、创建和谐平安校园提供优质高效管理服务等多方面开展工作,形成合力。

团体心理辅导理念是通过开展一系列充满趣味、智慧、挑战的拓展活动,激发、调整、提升学生的心理潜能,唤起学生成长的力量,挖掘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调整老生心理失衡,提升班级凝聚力和整体提高我大学生心理素质。以培养合作意识与进取精神为宗旨,充分开发人的综合素质,它以精心创设的特殊情景为舞台,开展丰富有趣的系列培训教程,通过创意独特的体验式学习,以此激发、调整、生化、强化培训队员的心理、身体、品德素质和潜能,力求使培训队员达到心态开放稳定、突破心理的障碍、敢于应对挑战、富有创新活力、最大限度的挖掘自身潜能,以达到提高队员的综合素质,最终提升团队核心竞争实力

为调整心理亚健康的大背景下学生的心理失衡,解决学生个性化问题,班级凝聚力、向心力不够,人际问题、寝室矛盾、个人情感、生涯规划等突出问题。每年9月,开展新生适应性团体心理辅导,使新生尽快熟悉大学生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增强班级归属感。每月固定开展老生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其中团辅主题多样性,针对大一、大二学生开展生涯规划、人际交往、情绪情感、自我成长等主题团辅,大三学生开展就业压力、人际冲突、心理赋能等主题团辅。

活动分为活动分组、热身活动、主体活动、活动分享总结四个方面。在活动分组过程中,打破新生之间的陌生感,在最快的时间里面找到自己的团队和组织,老生在分组过程中也会将原有的固定搭档、玩伴儿,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建立新的人际圈。活动分组中有制作队徽、确定队名、队长、队歌以及设计队形五个要素,成员要在20分钟以内完成,再通过3分钟的时间进行展示。热身活动是整个团辅过程的破冰环节,只有缩短成员之间的距离,才能更好的开展接下来的活动。通过大风吹、心有千千结等多种热身形式,让成员之间开始建立联系,通过简单的了解、沟通,加深对彼此的印象。主体活动分为思考型和实践型。思考型活动需要成员在安静的环境中思考,如优点大轰炸、20个“我是谁”,而实践型活动需要成员在团队中相互配合,集中精力共同完成,例如不倒森林、急速60秒等。针对不同的主题开展不同类型的主体活动,成员问题的集中体现,产生思考,探索解决方法,在活动最后,成员根据在活动中受到的启发,谈谈感受和思考,便于下一次的团辅活动开展。

五、心理工作实效和特色

外国语学院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心理育人中特色项目,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类型学生采取自愿报名原则,将问题表现突出的一类学生集合起来,在领导者的带领下一同的探索、挖掘、引发思考,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活动过程极具心理的专业化和特色,发挥朋辈效应、团队帮扶等多维度、多方面作用,活动中采取奖励机制,小组成员的凝聚力、向心力得以呈现,班级整体氛围表现良好,其中“生涯规划”主题团辅获得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第八届辅导员团体心理辅导技能大赛”第一名。

六、结语

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相比较,没有“一对一”的紧迫感和来访者的压力。更多的是成员之间的信任和领导者的引领作用。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领导者的共情,团队的归属和集体荣誉是通过每个成员的努力而实现的,通过学院的精心筹备,从成员的小范围实施,再到全体学生的全覆盖,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全员参与,全过程关注,全方位实施,为学生阳光心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团体心理辅导一直是外语学院持续开展的学生工作中极具特色的工作之一,已经覆盖全学院学生1500余人,真正意义上将心理育人实现“落地开花”。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学院不仅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更要将团体心理辅导应用在教师群体中,呈现出学院上下一致的良好健康的心理氛围,由此建立师生的之间的信任,为教育教学给予心理养分。

                                  外国语学院 郑梦寒

收藏本页